• 首頁
  • 新聞資訊
  • 就業指導
  • 生活服務
  • 周邊旅遊
  • 親子

最新

  • 遠傳打造在地「微笑花蓮」 門市化身鄰里守護站攜手花蓮市府強化災害應變

    遠傳深耕花蓮超過二十年,不僅提供在地居民專業的電信服務,更像是社區裡熟悉的老朋友,守護民眾日常大小事。遠傳持續展現企業的溫度與行動力,今(5)日宣布成為全台第一家與花蓮市公所簽署《災害防救相互支援協定書》的電信業者,由花蓮市長魏嘉彥、遠傳電信通路與商品行銷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趙憶南代表簽署,未來一旦發
  • 打炒房奏效! 2024年Q4短期交易比重驟減

    政府打炒房奏效,短期投機客收手?根據財政部房地合一稅最新統計資料,2024年房地合一稅總件數達13.4萬件,雖較2023年成長約1.7萬件,不過隨著打炒房政策加壓,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2024年Q4總件數僅約2.6萬件,足足比Q3少了約1萬件!全年房地合一稅稅率分布,稅率20%的案件,也就是持有5
  • 購屋屋齡超過30年! 台北市每2件就有1件! 大安區老屋交易占比逾七成居冠

    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訊,統計2024年台北市不同屋齡區間的住宅交易占比,發現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交易占比高達54.7%,相當於每成交2件就有1件是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進一步觀察12個行政區不同屋齡區間的住宅交易占比,其中,大安區屋齡超過30年的交易占比高達71.5%,居全市之冠,而老屋交易
  • 看懂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 迎接投資新趨勢

    金管會今年開放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發行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以來,已有多家業者積極規劃發行相關產品,預計市場上將陸續出現股票主動式ETF、債券主動式ETF及股債平衡型ETF等商品。隨著新類型ETF商品的問世,國內蓬勃發展的ETF市場將達成新的里程碑,向具有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標邁進
  • 興櫃公司2024年度整體營收穩定成長 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及半導體業營收及獲利表現亮眼

    櫃買中心表示,興櫃公司應公告申報2024年度財務報告之公司家數為351家,均已依規定期限完成公告申報作業。經統計上述351家興櫃公司2024年度整體營收總計約5,585億元,較2023年度成長522億元,成長幅度約10.31%,其中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及半導體業之營收分別成長38%及27%,其稅前淨利亦
  • 第十一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出爐 6月共同舉辦頒獎典禮

    為持續提升我國公司治理水平,櫃買中心(Taipei Exchange)與臺灣證券交易所持續辦理公司治理評鑑,第十一屆評鑑結果已於114年4月30日出爐,本次有976家上市公司及778家上櫃公司,共計1,754家公司接受評鑑。本屆排名與第十屆相較,前5%之區間中有8家上櫃公司係新進榜,其中精鋼、信驊、
  • 晟德旗下建誼生技與CMIC Bio簽署合作備忘錄 打造亞洲CDMO戰略聯盟

    晟德集團國際化布局再傳捷報!旗下建誼生技(KriSan Biotech)與日本CMIC集團(CMIC Group)旗下子公司CMIC Bio Co., Ltd., 於本月初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拓展日本抗體藥物偶聯(ADC)市場。本次合作將結合建誼在ADC藥物開發與製造的技術優勢,以及C
  • 智寶國際ACG產業生態圈再進擊!合資公司「劇集文創」成立 助台灣IP接軌國際

    台灣首家預定公開發行的二次元概念股、動漫遊戲(ACG) IP公司-智寶國際積極擴大公司完整建立之ACG(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遊戲)產業生態圈的營運版圖,近日旗下子公司「翔英融創」與中華投資、尚呈投資共同投資的影視IP孵化公司「劇集文創」正式成立,以”扶植台灣文化輸出國際”
  • 金屬與淨水雙驅動 溢泰營收獲利雙創新高

    溢泰實業(7818)公告2024年財報,全年營收達新台幣(以下同)131.42億元,年增9.47%;營業毛利41.26億元,年增23.61%,毛利率31.39%。稅後淨利達11.86億元,年增91.60%,每股盈餘(EPS)為8.12元,年成長幅度達83.71%,營收、獲利雙創歷史新高。公司表示,為
  • 和勤新產品陸續量產 今年營收將逐季走高

    高端精密沖壓大廠和勤(1586)於今日公告4月份合併營收2.16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並較上月增加9.43%,為今年來最高的月份;累計1-4月營收7.5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56%。和勤無畏國際車市面臨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多項車用零件新產品陸續啟動,帶動營收逐月攀升,隨著新產品出貨增量,預期營

友情鏈接

盛業與太湖新城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無錫國金保理約5.7億增資擴股方案落地

2024-03-01    

2024年2月28日,經江蘇無錫經濟開發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審批,盛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盛業”,股份代號:6069.HK)旗下無錫國金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簡稱“無錫國金保理”)與無錫市太湖新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湖新城集團”)旗下無錫市太湖新城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太湖新城資產”)正式簽署增資擴股合作協議。太湖新城資產將向無錫國金保理注資約5.7億元(人民幣,下同)並成為其控股股東。在股東雙方支持下,無錫國金保理淨資產將增至約10億元,業務總規模有望在3年內接近100億元,成為無錫市首家“百億規模”的標杆性供應鏈普惠金融服務平台。

太湖新城集團是無錫市屬十大國有企業集團之一,承擔無錫經濟開發區(太湖新城)內的道路、環境、公共工程等基礎設施和土地資源的建設和開發經營,註冊資本204.1億元,主體長期信用評級為AAA。太湖新城集團作為無錫經濟開發區(太湖新城)唯一的建設發展平台,在“十四五”期間將錨定“千億資產、百億營收、十億利潤”目標,圍繞城市開發、城市運營和產業投資三大產業集群,做好資本佈局和產業發展。

本次交易完成後,無錫國金保理將依託太湖新城集團豐富的基建產業生態賦能和長期穩定的資信支持,深度融入無錫的產業發展和區域建設中,為更多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供應鏈普惠金融服務,從而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助力無錫打造“金融和產業融合發展的典範城市”。

無錫國金保理於2018年成立,由盛業和無錫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無錫交產集團”)攜手打造,聚焦基建、醫藥、能源等產業,積極回應國家普惠金融號召。在無錫交產集團持股階段的大力支持下,無錫國金保理註冊資本金從1億元增加至3億元,業務規模約37億元,正向保理業務占比100%,已成為江蘇省領先的區域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也是江蘇省商業保理協會的副會長單位以及發起單位之一。同時,無錫國金保理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率先落地江蘇省單筆金額最大的1億元數字人民幣保理業務,並成功實現數字人民幣在薪酬發放場景的應用,有效形成創新引領作用。

無錫國金保理基於“重交易 輕主體”的風控邏輯和業務模式,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技術手段,已經搭建起領先的供應鏈科技系統,實現產業生態鏈接與產業數據賦能。在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蓋的供應鏈交易環節,可以多維度驗證底層交易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從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服務。截至2023年底,無錫國金保理已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超670家,累計提供普惠金融支持額度超277億元,累計貢獻稅收超1.5億元。其中,2018年至2023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超100%,不良率保持接近0,2023年淨資產收益率約16%,業績保持快速增長。

無錫國金保理作為原始權益人,在基建和醫藥領域的正向保理資產證券化(ABS)發行中有著豐富的經驗,曾榮獲“第九屆資產證券化·介甫獎——優秀供應鏈ABS產品獎”以及“第八屆CNABS金桂獎——最受歡迎原始權益人獎”。無錫國金保理在2022年成功發行總規模30億元的“N+N+N”模式儲架ABS,進一步盤活優質存量資產以及提高中小微企業融資效率。近期發行的ABS票面利率僅2.7%,創江蘇地區同類型ABS發行利率新低,獲得監管部門和資本市場高度認可。

未來,在新控股股東太湖新城集團的支持下,盛業將繼續輸出領先的供應鏈科技服務及普惠金融解決方案,協助無錫國金保理進行全流程線上化的科技系統升級,並進一步優化以產業數據為驅動的智能風控模型,持續提升風險把控能力,實現優質資產與普惠資金的高效鏈接。

盛業表示:“無錫國金保理自成立以來,獲得了無錫市政府、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支持,同時在無錫交產集團的培育和孵化下,業績表現顯著優於行業平均水準,各項經營指標完成情況遠超預期。我們非常歡迎太湖新城集團的戰略入股,為無錫國金保理注入新的產業資源與資金支持。未來,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為無錫‘產業強市’發展引入普惠金融活水。”

無錫國金保理本次增資擴股,是盛業持續深耕無錫、加大無錫投資的重要舉措。2021年,盛業與無錫經濟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畫在無錫總投資1.6億美元。2023年6月,盛業華東總部奠基儀式在無錫順利舉行,建成後將引進供應鏈生態中的前沿科創公司、金融機構及世界500強企業入駐,打造成一個產業數字生態聚集高地,為無錫市的科技創新以及實體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盛業本次與太湖新城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符合盛業平台化戰略,通過與優質地方國企達成戰略合作,加快區域供應鏈普惠金融服務平台建設,實現產業資源高效鏈接和精准獲客,著力解決當地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隨著合資公司的業務快速拓展,盛業的平台收益將持續提升,未來業績也將實現可持續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所有資源全部收集於互聯網,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如有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等,請給我們留言。
返回頂部
©版權 2009-2020 紡織品日報      聯繫我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