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資訊
  • 就業指導
  • 生活服務
  • 周邊旅遊
  • 親子

最新

  • 中油:明(3)日起汽、柴油各調漲0.3元及0.2元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漲0.3元及0.2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3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8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8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7元。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受美國商用原油庫存持續下降及中美貿易緊張情勢趨緩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按
  • 住展雜誌:北台灣新推低總案 台北市不用900萬 桃園市250萬有找

    住展雜誌匯整近兩年北北桃竹推出住宅類新案,截至10月實價揭露的最低總價預售屋資訊,今年狀態分別為台北市大同區延三夜市地帶的「伊寧橋寓」、新北市淡水區紅樹林區域的「員邦徊」、桃園市大園工業區的「福興豐藏II」,以及新竹縣湖口鄉維東重劃區附近的「遠揚居易II」,總價各為860萬元、675萬元、233萬元
  • 輝達總部拍板落腳T17、T18 北市府將與新壽解約  周邊房市吃定心丸

    今(29)下午台北市長蔣萬安於議會中宣布,輝達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後續將與新壽商討解約事宜,並進行都市計畫變更等事務,讓紛紛擾擾長達約半年的輝達總部覓地案拍板落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T17、T18坐落北士科相對便利的軟橋段,距離既有的芝山、明德、石牌等成熟捷運商圈
  • 台灣大Taiwan Mobility生態圈出海告捷 領投USPACE日本營收成長115%

    台灣大哥大繼28日發表跨境旅遊平台「WanderJoy全球旅遊獎勵聯盟」,持續深化國際佈局,拓展「Taiwan Mobility」生態圈,昨(30)日在東京展示USPACE六本木之丘停車場智慧應用,透過導入AI影像辨識、無閘門管理,加速日本停車場AI升級。USPACE去年收購Nokisaki(軒先)
  • 泓德能源全球儲能與光電布局衝刺10GW 日澳案場年底商轉

    智慧能源領導品牌泓德能源(6873)2025年上半年營收與毛利率皆年增超過150%,台灣投資平台管理資產總額亦由新台幣650億元成長至720億元。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市場波動交錯的挑戰中,泓德能源持續以每年投產超過2GW的速度推進全球布局,預計至2028年全球總開發容量將達9.4GW,其中儲能佔比近七成
  • 台塑新智能攜手中華汽車推動低碳運輸 實現電動商用車動力電池國產化重要突破

    台塑新智能今年亮相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首度正式發表電動商用車動力電池的國產化突破,透過自主研發與在地製造,展現推動台灣電動運輸自主發展的關鍵成果,並以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為主軸,展示AI資料中心專用UPS電池系統、液冷儲能解決方案、固態電池及電池回收研發技術等,從低碳運輸、工商儲能
  • 科技與信仰同行!華碩攜手關渡宮啟動智慧點燈系統

    迎接重陽節到來,不少人會到寺廟點燈祈求庇佑,華碩於臺北市關渡宮藥師殿導入「靈光e現」智慧點燈系統,盼民眾能以更便利、貼心的方式,為家中長輩增福延壽,展現科技與信仰薈萃的人文情懷。開啟智慧香火新篇章一直以來,點燈儀式被民眾視為傳遞心願的重要象徵與管道,但隨著人口增加與空間限制,旺季期間常因傳統祈福燈柱
  • 康舒亮相國際淨零永續展 三大解決方案助企業邁向淨零未來

    能源解決方案領導廠商康舒科技(6282)將於明(29)日登場的「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中,以「能源運籌、再生循環」為主題,推出包含系統化節能、綠電媒合及太陽光電建置的三大能源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在節能、用能與創能三面向一次到位,展現康舒助力企業節能減碳與能源轉型的全方位整合能
  • 仁寶在美國德州進行策略性投資 擴展北美市場布局

    仁寶(2324)宣布美國業務擴展策略邁入重要新里程碑。仁寶100%持股子公司Compal USA Technology Inc. (CUT)已獲董事會核准,將於德州Taylor 與Georgetown兩地簽署租賃協議,展開新據點建置。此項策略性投資展現仁寶強化北美市場布局及提升全球供應鏈韌性的決心。
  • 立冬將至!命理師示警5大禁忌 2生肖小心車關、顧身體

    隨著節氣「立冬」將至,命理師柯柏成提醒,11月7日(農曆九月十八)氣溫將明顯驟降,民眾應注意養生之道,尤其要避免「太早出門、暴飲暴食、淋雨、情緒激動、劇烈運動」

友情鏈接

台灣大硬科技日 OP AI 落地智慧 加速企業落地降本增效

2025-09-16     HaiPress

台灣大硬科技日 OP AI 落地智慧 加速企業落地降本增效。(台灣大提供)

AI 已從模型競賽進入落地實戰,企業如何將技術轉化為可衡量的營運成果,成為新一波競爭關鍵。台灣大哥大今(9)日舉辦第三屆「D.E.E.P. Tech Day 2025」(2025 台灣大硬科技日),以「OP AI 落地智慧」為主題,聚焦企業在 AI 導入過程中的三大痛點:落地困難、應用零碎,以及系統整合的壁壘。

活動由總經理林之晨、資訊長蔡祈岩、企業服務事業商務長朱曉幸率領台灣大 AI研發團隊,並集結 Google DeepMind 研究副總裁紀懷新(Ed Chi)、群聯電子創辦人暨執行長潘健成二位重量級講者,從全球趨勢、硬體突破到在地創新,為台灣產業提供 AI 落地的全方位視野。

今年硬科技日以「On-Prem、Over-Powered、Open Possible」為核心架構,展出 15 項跨場域應用成果,在「AI 地端基礎」方面,展示 AIDC 國際級資料中心與 aiDAPTIV+ 落地化 AI 訓練伺服器;「AI 模型創新」包括企業專屬 ASR 語音智慧轉譯與 GenAIus 企業智慧大腦;「AI 落地應用」則涵蓋在企業日常助力的AI 聽寫大哥、AI 客服助手、員工 AI Agent、M++ 企業通訊中樞及AI文字對話,以及 Pro Suite 一站式介面,幫助企業即時處理資訊、提升協作效率,減少重工並加速溝通決策。

在流程自動化與營運升級上,提出TAI PBX 企業通訊升級方案、AI-EASM 外部風險偵防,以及LIAISE多語影音轉譯平台等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強化資安防護、優化跨語境溝通,並降低內外部作業風險。策略夥伴同步大放異彩,碩網資訊帶來「AI 語音訂位服務」,精誠資訊則展示「EAP 企業AI 智慧中樞」,分別以AI 提升餐飲服務與強化製造、零售、資安等場域的智慧化升級,展現跨產業合作的綜效。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AI 產業化、產業 AI 化 打造新成長曲線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生成式AI已從「模型軍備競賽」邁入「落地實戰」階段,真正挑戰在於誰能將技術轉化為可衡量的成果。台灣要脫穎而出,必須同步推動「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前者讓AI成為新營收來源,後者則深植企業流程,成為競爭力引擎。台灣大哥大基於Telco+Tech策略,以超過800人技術團隊,今年投入9.3億元研發經費,將電信天賦與研發實力轉化為產業解方,持續開發涵蓋語音、資安、團隊協作的AI產品,助企業一站式導入、快速落地。未來三到五年,AI將成為台灣大新成長曲線,內部單位生產力提升至少1.5倍,外部AI業務維持倍數年成長,驅動集團長期獲利。

今年硬科技日以「OP AI落地智慧」為題,正是這份承諾的展現,結合On-Prem地端部署與數據主權與Over-Powered支撐跨場域應用的高效能,攜手生態圈夥伴Open Possible共創更多可能,協助企業即刻升級,將AI化為競爭力與成長動能。林之晨指出,企業的AI升級之旅是一場已鳴槍起跑的馬拉松,但95%企業卻受模型訓練、部署門檻與資料安全等挑戰,仍在原地踏步。台灣大是企業全方位陪跑的專業夥伴,從「跑道優化」(電信網路)、到「高性能跑鞋」(在地解決方案)、再到「專業教練」(落地經驗),協助企業跑得更快、更穩、更安全,贏得關鍵AI競賽。

台灣大資訊長蔡祈岩:逆分工重構企業價值鏈 在地化成就落地力

台灣大資訊長蔡祈岩表示,生成式 AI 帶來的不只是工具升級,而是一場由「逆分工」驅動的產業重構。組織內部角色正在被重新分配,價值鏈與商業模式亦隨之改寫。未來競爭的關鍵,在於能否同時掌握本地化語料、地端部署與私域 AI 能力中心,將 AI 化為可控、可衡量的戰略資產。

台灣大哥大憑藉電信級數據與研發實力,結合領先的在地語音模型與國家級資安防護,正構築一條從語料、模型到應用的完整落地鏈,協助企業從戰略、技術到應用三個層面實現「產業 AI 化」,使 AI 不再只是願景,而是驅動競爭力的核心引擎。

台灣大商務長朱曉幸:解決企業痛點 企業服務營收挑戰年增 20%

台灣大企業服務事業商務長朱曉幸指出,全球 AI 已進入更自主、更即時、更普及的新階段,但企業在落地仍普遍面臨模型訓練困難、部署門檻高與資料安全等挑戰,如何將 AI 轉化為可衡量的營運成果是當前關鍵。台灣大哥大憑藉 Telco+Tech 的差異化定位,結合電信基礎、雲端算力、在地化模型與生態圈合作,正協助企業突破算力不足、資安風險與導入周期等瓶頸。目前已在金融、製造、零售、物流、醫療、公共服務及政府部門推進超過百件 AI 商機,涵蓋語音、資安、協作與雲端算力等核心場景,展現市場的高度需求與成長潛力。

2025 年企業服務營收目標將挑戰年增 20%,其中「雲端與AI」預計年增223%,「資安解決方案」則有望年增94%,成為推動企業升級與集團長期獲利的重要動能。

地端基礎、模型創新、落地應用 攜手策略夥伴秀跨場域AI實戰力

台灣大哥大與美商威德新(Vantage)合作打造AIDC雲端機房,總負載容量達25MW,單櫃支援高達135kW氣冷散熱,並預留液冷介面,可承接NVIDIA GB300等高階伺服器,具備AI Ready能力。機房將於第四季營運,確保運算與儲存資源穩定供應,推動「算力即服務」。與群聯電子合作的AI² xaiDAPTIV+落地化AI訓練伺服器,突破GPU記憶體瓶頸,讓企業以「安全、自主、即用」模式快速完成模型後訓練與推論,相較傳統GPU架構可降低90%成本、縮短30天部署。

台灣大哥大企業專屬 ASR 語音智慧轉譯,結合國、台、客等多語語料與中央研究單位合作訓練,並透過API整合即串即用,在特定場域的正確率更突破 97%。該技術已應用於AI 聽寫大哥與AI 語音客服,支援多語混用、即時轉錄、客製摘要與私有部署,確保資料隱私。另一項核心產品 GenAIus企業智慧大腦,定位為企業專屬的 AI 智庫系統,結合私有知識庫與垂直產業模型,企業可透過 API串接 GenAIus,為內部應用系統賦能,例如智能客服或知識管理平台,快速導入生成式 AI 能力。

在日常營運場景中,台灣大哥大展示多項即用型 AI 應用。AI 客服助手與AI Agent能即時回應員工與客戶需求,內部導入後結案速度提升 3 倍,並成功解決超過 60% 的常見問題,顯著提升服務效率。M++ 企業通訊中樞則以超過26 萬組帳號的實績,廣泛應用於金融、醫療與製造等產業,並深度整合 ERP 與 EIP 系統,確保協作不中斷。同時,AI聽寫大哥已吸引超過 1,500 家企業試用,並已累積超過 10 種摘要範本,其多語混用辨識率高達 97%,可在會議後 6–10 分鐘內完成逐字稿與摘要,大幅節省人工作業時間。

另結合台灣大自研 ASR 模型的 Pro Suite 一站式介面,讓語音轉譯、客服應答到知識檢索都能在單一平台完成,形成企業智慧中樞,為日常溝通與知識管理帶來即時加成。

除了日常助力,台灣大哥大亦聚焦企業營運流程升級。TAI PBX 企業通訊智慧升級,讓企業能以電信等級的穩定性與資安防護,快速完成智慧總機導入,同時結合AI語音技術,方便企業後續整合諸如智慧市調和電銷等AI應用。AI-EASM 外部風險智慧偵防已協助上千企業偵測潛在曝險點,揭露 6 成協議過舊、4 成帳密外洩問題,並於今年 APEC 協助21個經濟體檢測近 2,000 URLs,成為企業強化資安韌性的利器。在跨語言溝通領域,LIAISE 一鍵轉譯平台可於影片長度的一半時間內完成轉寫、翻譯、上字幕與配音,已在國際高峰會成功應用,並陸續拓展至金融、零售與服務產業測試。生態圈夥伴也同步展現成果:碩網資訊的 AI 語音訂位服務,可在 60 秒內完成跨渠道訂位並回應延伸問題,協助餐飲業解決缺工與漏單困境;精誠資訊的 EAP 企業 AI 智慧中樞,則以整合數據、模型與應用為核心,加速製造、零售與資安的 AI 升級,展現多場域落地的擴展力。

Google DeepMind研究副總裁紀懷新:技術突破推動多模態與大型模型融合

Google DeepMind 研究副總裁紀懷新以「個人化通用助理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系統性解析 AI 的發展脈絡與趨勢。他回顧過去指出,全球網路經濟的基礎長期由搜尋引擎與推薦系統驅動,這些 ranking system(排序系統)已經創造超過 5000 億美元的龐大產值,奠定了數位經濟的根基。

談到現在,紀博士提到 AI 技術在 2015 年因 sequential transduction(序列輔導)突破而邁入新階段,能將圖片轉成文字描述、語音轉文字等;2017 年的Transformer論文奠定大型語言模型基礎;2022 年的LaMDA論文則成為今日對話式 AI 的雛形。他指出,過去需要1560個獨立模型才能處理40種語言翻譯,如今只需一個大型多模態模型即可完成,展現出技術融合的力量。

展望未來,他表示,AI 將從單純的資訊排序工具,進化為能夠整合搜尋、影音與郵件等服務的多模態個人化助理,具備多步驟推理、情境理解與個人化能力,能協助使用者解決複雜日常需求。他強調,台灣在醫療


、製造、人形機器人等關鍵產業上,都具備應用 AI 的契機,AI 將不只是技術,更是推動產業升級與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

群聯電子潘健成:降低成本、擴展應用群聯aiDAPTIV+助攻AI落地

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以「群聯aiDAPTIV+助力台灣大AI接地氣」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潘執行長指出,AI發展的最大挑戰在於成本高昂,而真正的瓶頸並非算力不足,而是「記憶體不足」。過去為了補足記憶體,必須堆疊大量GPU,進一步推升成本,也讓地端部署因硬體昂貴與人才短缺而難以普及。

為解決此痛點,群聯電子以NAND Flash技術,創造專利aiDAPTIV+方案,可延展記憶體使用,讓單片GPU即可完成AI運算,顯著降低地端部署AI的成本。此外,針對AI PC普及緩慢的困境,群聯提出新方案,證明只需在現有AMD或Intel PC硬體上,額外加上aiDAPTIVCache快取與軟體,即可將普通PC升級為AI PC,其推論(Inference)首次出字速度 (TTFT; Time to First Token) 可提升近60%。

此技術讓每年生產的數億台PC無需更換昂貴硬體,即能具備AI能力。在人才培育方面,潘健成強調,目前許多大學缺乏足夠GPU設備,學生難以實際操作。群聯因此將AI訓練機 (AITPC; AI Training PC) 成本壓低至4,000美元以下,並已導入台灣18所大學,同時推廣至馬來西亞與印度,期望快速培育更多AI專業人才。

潘健成總結表示,群聯與台灣大哥大的合作,將協助企業更低成本自主開發AI Agent,並透過降低AI軟硬體門檻,預期將如智慧型手機生態系般,催生出大量AI Agent應用,為台灣創造新的產業優勢。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所有資源全部收集於互聯網,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如有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等,請給我們留言。
返回頂部
©版權 2009-2020 紡織品日報      聯繫我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