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資訊
  • 就業指導
  • 生活服務
  • 周邊旅遊
  • 親子

最新

友情鏈接

Line爆無預警停權!過來人教1招秒恢復帳號

2025-05-13     IDOPRESS

Line慘遭無預警停權帳號事件頻傳,有網友分享解法。(示意圖/東森新聞)

Line是台灣用戶習以為常的通訊軟體,在台擁有超過2千萬名用戶,但近半年來屢屢傳出用戶慘遭「無預警停權」事件,引起不少民怨,有身為過來人的網友分享,只需要1招就能夠恢復帳號。

★延伸閱讀★業務哀號!LINE遭無預警停權 客服建議改用付費帳號

不少從事證券、家電等業務的民眾上網抱怨,Line帳號被刪除,卻沒有收到具體的違規通知,導致工作聯繫中斷、好友、群組、聊天紀錄全數蒸發,已經購買的貼圖跟Line Points點數也全部損失。

根據《今周刊》報導,南部有一位家電業務員在去年颱風期間,將災情影片發送到數十個群組,隔天就慘遭Line鎖帳,損失了多年累積的客戶資料與群組聊天紀錄,客服只回復她違反了「通用服務條例」,也沒有提供明確細節跟補救機制。

類似案例近期接連出現,今年3月有證券業務員在發送訊息後,帳號慘遭封鎖,才驚覺已經有多名同行「中鏢」,甚至有人改門號、重新註冊帳號,仍遭再度禁用帳號,最後才得知被停權的原因是「短時間大量傳送訊息」,但是Line官方並未事前警告或提供補救方式。

對此,有親身經歷的網友分享,遇到這種狀況可以向消基會進行申訴,就能夠恢復帳號。而數發部也表示,依《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僅在用戶涉詐騙、洗錢等犯罪,或違規經通知未改善,業者才能終止契約。LINE未經通知即刪除帳號,違反規定。依《消費者保護法》第56-1條,業者將面臨最高50萬元罰鍰,並可按次處罰。

此外,停權造成的財損也引爆消費爭議。用戶購買的貼圖、禮物、LINE Points等數位資產,在帳號刪除後無法取回。消保官提醒,用戶若遇停權或資產損失情形,可向縣市政府提出申訴,或透過民事訴訟爭取權益。相關契約條款亦應依「有利消費者原則」解釋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所有資源全部收集於互聯網,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如有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等,請給我們留言。
返回頂部
©版權 2009-2020 紡織品日報      聯繫我們   SiteMap